感冒,问君知多少?
肾病科 薛 雪
感冒,这个众所周知、毫不起眼的病名几乎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感即感受,冒即触冒,机体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又称“伤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又称“重伤风”。现代医学将“感冒”基本等同于“上呼吸道感染”,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致病。
人们对感冒的认识纷杂不一。随着现代百姓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家不约而同地寻求看似既快速、效佳又方便的治疗方法,于是日夜百服宁、白加黑、康泰克等药物在市场上目不暇接,种类繁多的抗生素亦备受欢迎。殊不知大家已然在无形之中陷入了误区。
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群体,尤其需要更新观念。“感冒夺走了肾功能!”您知道么?小小的感冒,就可能加速肾脏损伤,使您的肾功能恶化,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所以患有肾脏疾病的病友,对感冒无不小心翼翼,但由于自身正气不足、体质较差,往往不经意间感冒便会偷偷造访,使您陷入困境,该如何自拔呢?——莫忘中医中药真宝贝!
首先,“防治”十分必要,这也是中医“未病先防”思想的体现。在生活上应适寒温,慎起居,在冬春交际尤当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常易患感冒者,可坚持每日按摩迎香穴并服用防治方药:玉屏风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抗感合剂等等。
其次,当病情较轻时,可以“不治”或者“轻治”。此“不治”非彼“不治”也,并不是放任不顾而是指不用特殊药物治疗。如:可以多饮热水、适当休息,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红糖、生姜等。用红糖、热水冲茶或生姜片熬汤后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汉即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感冒均可以饮用姜糖茶,所谓风寒易随汗解,风热得汉未必即愈。当外感风热之邪,俗称“热感冒”时,则不能选用姜、糖之品,可选用荷叶、淡竹叶煮水饮用。“轻治”则是指经准确辨证后选用恰当的中成药来治疗。属外感风寒证者可选用正柴胡饮、小柴胡冲剂等,属外感风热者可选用维C银翘片、板蓝根冲剂、蓝芩口服液等,属感受暑湿者可选用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
再次,当病情较重时,则需辨证论治后予以中药煎剂服用。风寒束表证需辛温解表,方可选荆防达表汤加减;风热束表证宜辛凉解表,方可选银翘散加减;暑湿伤表证应清暑祛湿解表,方可选新加香薷饮加减。对于虚体感冒之人,则需辨气虚与阴虚之别,气虚感冒当益气解表,方可选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则滋阴解表,方可选加减葳蕤汤化裁。药效的保障还需格外注意中草药的煎煮方法,解表汤剂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过煮则会降低药效。
中医传统理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肾脏病患者,反复外感,则其气必虚。若长期、反复予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不但会使正气更虚、愈耗愈伤,更易外感,而且应用此类药物易导致肾损伤,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如此反复将形成恶性循环。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亦会带来机体的耐药性,甚至可能会带来菌群失调可能。中医中药则标本兼治,顾护正气的同时祛邪外出,长期坚持服用中药会大大增强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少感冒次数,由此可见中医药的重要性,尤其对患有肾脏疾病的群体,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