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原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先后在本校和原南京中医学院获针灸专业医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中医针灸医教研工作40余年。
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针灸研究所所长、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中医名师等称号。现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行委员、世针联针灸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20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主编、编著中医针灸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医针灸治未病研究;腧穴配伍应用及机制研究。临床以针灸为主、针药合用,提出固护脾肾、通泻病邪的“双固一通”针灸法和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标本配穴”法,擅长治疗头面躯体病证、胃肠病证、内分泌失调等。